TUST NEWS

科大新闻

泰国易三仓大学孔子学院举办 “孔子学院日” 暨中秋主题活动

发布时间:2025-09-26      浏览量:    作者:葛晓飞     来源: 国际交流处、泰国易三仓大学孔子学院

9 月 24 日,正值全球 “孔子学院日” 系列活动开展之际,由我校与泰国易三仓大学联合共建的孔子学院,紧扣 “孔子学院日”“促进中外语言文化交流,搭建国际友好合作桥梁” 的核心宗旨,以 “中秋月圆,中泰情谊坚” 为主题,在泰国举办了 “孔子学院日” 暨中秋主题活动。易三仓大学校长喜理柴(Sirichai Fonseka)、副校长种媞蒲(Chongtip Nawikanjana)、阐宁通(Chanintorn Jittawiriyanukoon)、吉提孔(Kitikorn Dowpiset)、于塔纳(Yutthana Suwannatarn)出席活动,泰国易三仓大学孔子学院、文学院、国际处、研究生院等部门负责人及 600 余名师生齐聚一堂,共同欢庆中秋佳节,共话 “孔子学院日”文化使命,共叙中泰深厚友谊。

喜理柴在致辞中,首先对本次 “孔子学院日” 暨中秋主题活动的顺利举办表示热烈祝贺。他强调,“孔子学院日” 是全球孔子学院的重要文化名片,旨在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魅力、推动各国与中国的人文交流,而易三仓大学孔子学院多年来始终践行这一使命,已成为中泰语言互通、文化互鉴的关键桥梁。他指出,中秋节 “团圆和睦” 的美好寓意,与 “孔子学院日” 连接中外人心、促进文明对话的核心目标高度契合,此次活动将 “孔子学院日” 的交流价值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深度融合,不仅能让更多师生感受中华文化魅力,更能进一步深化中泰教育合作与民间友谊,为 “孔子学院日” 的全球实践注入独特的中泰元素。

作为 “孔子学院日” 文化展示的重要环节,经典诵读活动充分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孔子学院学员身着传统服饰,饱含深情地朗诵北宋文豪苏轼的经典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的千古名句响彻现场,既传递了中秋 “思亲团圆” 的情感,更呼应了 “孔子学院日”“跨越国界、联结心灵” 的理念,引发在场中泰师生对文化共通情感的深切共鸣,让大家在诗词之美中直观体会 “孔子学院日” 推动文化传播的核心价值。

“赠香寄月” 环节,是 “孔子学院日”“以文化为媒,传情达意” 理念的生动实践。学生们提前学习传统香囊制作技艺与中秋月饼文化,将亲手制作的香囊与月饼恭敬赠送给在场嘉宾和老师。这一环节不仅以传统信物传递感恩之情与节日祝福,更通过 “亲手制作、真诚馈赠” 的过程,践行 “孔子学院日” 倡导的 “互动式文化交流”,生动展现中华文化中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让在场嘉宾在温暖互动中感受 “孔子学院日” 的人文温度与交流魅力。

“茶暖人间” 中国茶艺展示,是本次 “孔子学院日” 聚焦 “中华传统文化体验” 的重要内容。孔子学院学员严格遵循中国茶道礼仪,现场演示温杯洁具、精准置茶、细致冲泡、礼貌奉茶等完整流程,每一个动作都尽显中国茶道 “和、敬、清、寂” 的精神内涵。易三仓大学校领导们现场品鉴香茗,在茶香氤氲中深入了解中国茶文化的历史渊源与人文价值,高度赞誉这一环节既让大家沉浸式体验中华文化,更完美诠释了 “孔子学院日”“让世界读懂中国” 的活动初衷,进一步加深了泰国师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互动体验环节,伴随着《静夜思》的朗朗吟诵,学生们手提精致灯笼走上舞台,开启月饼制作技艺演示与互动活动。从和面揉团、精心包馅到压模成型,学生们不仅耐心讲解每一个步骤的文化含义,还邀请在场师生亲手参与制作。这一 “沉浸式体验” 设计,紧扣 “孔子学院日”“让文化可感、可触、可参与” 的活动理念,现场气氛热烈高涨,既让大家亲身感受中秋传统美食的制作乐趣,更通过动手实践,拉近了泰国师生与中华文化的距离,让 “孔子学院日” 的交流意义在互动中落地生根。

此次 “孔子学院日” 暨中秋主题活动,是易三仓大学孔子学院对 “孔子学院日” 宗旨的生动践行, 既以中秋为载体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更促进了中外交流,深化了国际友谊。活动不仅为 600 余名师生带来了一场 “可观、可感、可参与” 的文化盛宴,更有效提升了中华文化在当地的吸引力与影响力,为 “孔子学院日” 的全球文化交流版图增添了中泰合作的亮丽一笔。同时,活动进一步巩固了中泰友好关系,深化了我校与易三仓大学在教育、文化领域的务实合作,为我校推进国际化办学、助力 “孔子学院日” 持续发挥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作用注入了新活力。


编辑:田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