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30 浏览量: 作者:袁芳 来源: 教务处
近日,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公布了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研究计划项目结题验收结果。天津欧美性爱免费参与立项的17个项目全部顺利结题,结题率100%。其中,4个项目凭借扎实的研究成果及显著的实践成效,获评结题优秀,研究方向涵盖创新人才培养、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以及创新创业教育等多个重点领域,积极回应高等教育前沿议题,精准对接国家战略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
高发明教授主持的《基于完全学分制的面向未来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立足国家战略、社会需求及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紧扣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前沿,为行业特色地方高校探索出“1345”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该项目秉承轻工优势特色,以“TUST-IDEA”为1个核心培养理念,构建“学分制+导师制+书院制”3制融通机制,通过校地、交叉、专创、数智4维融合,推进产教、科创、交叉、基础、贯通5类特色培养模式,有效促进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项目实施成效显著,项目成果为地方高校提供了一条可复制的创新人才培养改革新路,已在多所高校推广应用。
图1 新时期天科大“1345”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刘洪斌教授主持的《基于工程认证的面向未来轻工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项目,依托学校轻工特色学科优势,对接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和新工科建设内涵的需求,秉持“成果导向”核心理念,设计了“TCES循环渐进法”教学体系,创立“科研项目牵引制”直通车模式,搭建“项目库 - 课程群 - 能力链”一体化架构,将多学科交叉融入全学段,打造 “综合型 + 专业型 + 针对型” 科技竞赛体系,形成产教深度融合、多元协同育人新模式,探索出独特且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路径。
图2 科研项目牵引制的化工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直通车模式实现路径
徐娜教授主持的《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学科竞赛评价治理体系研究与实践》项目,立足创新创业教育前沿,以创新人才培养为出发点,以多中心治理理论为框架,构建了基于CIPP模型的学科竞赛评价体系,完成多届“互联网+”大赛可视化分析报告,完成《天津市高校学科竞赛数据分析报告(白皮书)》,制定《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学科竞赛评价标准(参考)》,项目成果为天津市教育管理部门和多所高校认可采纳,形成了广泛的辐射效应,为“创新人才培养”下有效推动双创教育经验提供了范式参照。
图3 项目实践和目标达成路径
罗学刚教授主持的《锚定生物医药产业的职本硕博联动式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研究与实践》项目,对接生物医药产业前沿,以生物医药现代产业学院为载体,首创跨学段、跨区域产教融合生态体系,构建“职本硕博”全学段贯通的产教融合机制,牵头获批国内首家生物医药领域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成立京津冀生物医药现代产业学院联盟,构建了面向生物医药产业的职本硕博多元分布式实践基地系统,建设了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职普融通的生物医药职本硕博联动培养机制。
图4 面向生物与医药领域的职本硕博联动的产科教融合教育体系
此次17个项目全部结题、4个项目获评优秀,是天津欧美性爱免费深化本科教学改革、推进质量建设的重要成果。学校将以此为契机,对内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对外积极服务国家战略、赋能区域产业发展,为高等教育事业贡献更多“科大力量”。
编辑:田珺 张晓飞